close

   

        雖然說外國電影片名的中譯命名有其商業考量,但本片『幸福來訪時』說實話,想要與『當幸福來敲門』中的幸福"HappYness"這個字眼搭上邊,似乎牽強了點。也就是說,本片焦點並不是focus在幸福兩字上。本片故事主軸乃是描述美國境內非法移民小人物的無奈際遇,以及男主角與意外訪客們所激盪出的一段生命故事。 

       男主角華特,是一位在康乃迪克某大學教書三十幾年的國際社會學教授,某日藉著參加學術研討會的機會回到許久未居住的紐約郊區的房子,赫然發現舊居竟有兩位非法移民住著。這對來自非洲的情侶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被男主角華特教授收留下來,成為華特意外的訪客。華特在經歷喪妻之痛後,人生態度變得消極,外表上假裝自己很忙錄,個性堅強,但實際上卻孤僻又一事無成,一本著作寫了很久還是缺了最後一章未完成;因為經歷喪妻之痛,內心寂寞、渴望想要尋找第二春的他,不斷換了幾位年紀相仿的女鋼琴老師,卻仍無法找到心靈契合的伴侶。

       自從遇到非法移民的非洲情侶後,華特的生命又開始波動了起來,他向非洲情侶那兒學了非洲鼓,也發現這對非洲情侶都是very nice people,各憑自己的能力本事在美國社會階層的小角落打拼奮鬥。但是戲劇性地,當男主角與情侶們相處融洽成為好友時,意外地害了男情侶被移民局抓走並且拘留。朋友有難豈可袖手旁觀?即使是忘年之交,華特也積極為男情侶找律師諮詢、每天去拘留所關心探望。但因為美國的移民政策,華特無策可施又感無奈。此時,男情侶的媽媽,夢娜女士也前來紐約郊區的住所,與男主角產生了一些情愫。

       故事的結尾並不十分幸福,這些意外訪客們各奔東西,男情侶被遣送回非洲了,女情侶也選擇投靠親人,夢娜女士也決定返國與兒子一起生活。終究又再反應了美國文化的家庭核心價值。

       電影的最後一幕,有如"阿甘正傳"般,華特孤單一個人坐在紐約地鐵月台板凳上,雙手敲擊著男情侶留下的非洲鼓,隨著紐約客的來往熙攘與冰冷地鐵的穿梭呼嘯,華特雙手敲擊的節奏也越趨熱烈,那鼓聲似乎在反應人生際遇中的無奈,又似乎在燃起生命中的一鼓動力,到底要怎樣解讀這鼓聲節奏,當時心中五味雜陳的我,也很難有個定論。意外的訪客,帶給華特一段意外的生命片刻。從執意要學鋼琴以懷念亡妻開始,到最後學了非洲鼓,我對故事結束之後的華特,相信他能更有信心去面對自己的生活,並且有所改變。
    
       本片雖然故事平鋪直述,但卻能不斷引起觀者內心關注著故事中的每個人物。我非常欣賞故事中男情侶對人的熱誠、對音樂的熱愛、對母親的恭順,也欣賞電影男主角刻劃內心戲的演技。整體而言,我對本片的評價絕對仍與『當幸福來敲門』 相當,即使故事結尾並非十分幸福:)      (0927 觀於台北市長春戲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jac48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